【Movement 】送給所有的質疑
2018年就要結束了,大家過得好嗎?(理科太太上身)在迎接2019年之前,還有最後一首歌想跟大家分享。愛爾蘭歌手Hozier於今年11月釋出了〈Movement〉的音源與影片,這首歌來自於Hozier看見烏克蘭芭蕾舞者Sergei Polunin演繹〈Take Me to Church〉的影片,被其中的張力與動作所震懾,便寫下這首歌向舞者致敬,並邀請Sergei合作,拍攝MV。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Sergei Polunin,在了解他的故事前,Emma就被他憂鬱反派王子的氣質吸引(喂,這什麼中二的品味),場下放鬆時長得有點像高飛「額呵」(不要學高飛!),上了台就有種吃掉舞台的不可一世,這樣迷人的亦正亦邪感誰受得了啊!!看過他的〈Take Me to Church〉,不只是肢體的力度與優雅,裡頭蘊含的情感更是顛覆了以往我對芭蕾的印象,當〈Movement〉一釋出,看見他的身影還蠻驚訝的,但一直無法理解歌詞的含意,所以擱置許久。直到最近看了這位舞者的紀錄片《Dancer》才對這首〈Movement〉有更深的感受,因此打鐵趁熱,寫下我對這首歌的想法。(想了解Sergei的故事請看文末,我稍微整理了紀錄片的內容打在那裡。)
MV中Sergei一人分飾4角,以下是Emma主觀的詮釋:
1. 在Sergei下車進入建築後出現了第一個人格(?),他頭髮、衣著凌亂,追著Sergei進入工廠,與Sergei產生衝突(皆以舞蹈詮釋)。有網民說這是aggressive rugged version的sergei,我認為這代表了他的心魔,是Sergei對自己的焦慮,並暗示了內心的殘破。
2. 再來,於Sergei獨舞時,出現了一個穿著紅色運動褲的他,我認為這是比較叛逆、自由與革新的Sergei,他嘲笑受社會桎梏的Sergei,自己跳著較狂放、現代的動作。
3. 最後,到二樓時出現了一個穿著白褲、沒有刺青的Sergei,他跳著優雅的古典芭蕾,象徵著Sergei的古典背景,與眾人眼光下的芭蕾王子,他與Sergei一起跳躍,逼退紅褲Sergei,此處可視為Sergei心中的掙扎。
Sergei舞動於三個自我之間,最後逃向頂樓,1與2追來,MV結束。我想Sergei最後趨向於哪一邊並不重要,也許他會永遠在選擇間徘徊,每個人格都是他的一部分,不可割捨,這才是真實完整的他。Sergei如此真誠近乎神聖的演出,在Emma眼裡勇敢又美麗。
歌詞來源:genius.com
中文翻譯:Emma the Machine
[Verse 1]
I still watch you when you're groovin'
當你舞動我會一直看著你
As if through water from the bottom of a pool
就像身處池底看著穿過波浪的微光
You're movin' without movin'
即使靜止也不停律動
And when you move, I'm moved
當你舞動 我的眼淚總不自覺盈眶
You are a call to motion
你的身體就是對召喚的回應
There, all of you a verb in perfect view
你的名字生來是個完美的動詞
Like Jonah on the ocean
像於驚濤中浮沉的約拿*
When you move, I'm moved
當你舞動 我的眼淚總不自覺盈眶
*聖經人物,約拿違背上帝而遭受懲罰,被丟進大海,後因其勇於承擔、善良的反應,為上帝所救,被吞進鯨魚腹中送上岸,繼續完成上帝交代的任務。
[Pre-Chorus]
When you move
當你舞動
I'm put to mind of all that I wanna be
我一心只想活出真實的自己
When you move
當你舞動
I could never define all that you are to me
我永遠無法定義心中的你
[Chorus]
So move me, baby
親愛的 為我舞動吧
Shake like the bough of a willow tree
像柳樹枝枒隨風飄揚
You do it naturally
這是你的天性
Move me, baby
舞動吧 寶貝
[Verse 2]
You are the rite of movement
你的身體就是祭祀的神聖儀式
Its reasonin' made lucid and cool
那些步伐讓一切沉靜清晰
I know it's no improvement
你已不須鑽磨改進
When you move, I move
當你舞動 我的心也隨之起舞
You're less Polunin leapin'
舞蹈中的你不再是Polunin
Or Fred Astaire in sequins
也不是穿著時髦的佛雷亞斯坦*
Honey, you, you're Atlas in his sleepin'
親愛的 你是擎天的亞特拉斯*
And when you move, I'm moved
當你舞動 我的心也隨之起舞
*百老匯演員、電影明星、舞者,Michael Jackson的表演部分受到他啟發,MJ常戴的金屬亮片手套也稱為sequined glove,這裡可能指主流巨星的舞蹈表演。
*Atlas,神話中亞特拉斯為上帝所罰,扛著整個世界於肩上。Do something in one’s sleep指睡覺都做得到、極為熟練的事。
[Pre-Chorus]
When you move
當你舞動
I can recall somethin' that's gone from me
那些失去的被召回
When you move
當你舞動
Honey, I'm put in awe of somethin' so flawed and free
親愛的 我只能讚嘆你美麗的自由與不完美
[Chorus]
So move me, baby
親愛的 為我舞動吧
Shake like the bough of a willow tree
像柳樹枝枒隨風飄揚
You do it naturally
這是你的天性
Move me, baby
撼動我的心 寶貝
So move me, baby
為我舞動吧
Like you've nothin' left to prove
不用再去證明什麼
And nothin' to lose
也沒什麼好失去
Move me, baby
舞出你自己
[Bridge]
Ooh, ooh, ooh
喔 喔 喔
Oh baby, oh baby
喔 寶貝
Move like grey skies
像那灰藍天空般流動
Move like a bird of paradise
像隻天堂鳥般躍起
Move like an odd sight come out at night
像夜裡才會神現的奇異光景
[Chorus]
So move me, baby
親愛的 為我舞動吧
Shake like the bough of a willow tree
像柳樹枝枒隨風飄揚
You do it naturally
這是你的天性
Move me, baby
撼動我的心 寶貝
So move me, baby
為我舞動吧
Like you've nothin' left to prove
不用再去證明什麼
And nothin' to lose
也沒什麼好失去
Move me, baby
舞出你自己
So move me, baby
親愛的 為我舞動吧
Shake like the bough of a willow tree
像柳樹枝枒隨風飄揚
You do it naturally
這是你的天性
Move me, baby
舞動吧 寶貝
註:有網站將歌曲中不斷重複「move me」做比較情慾的解釋(就是做愛那檔事),雖然Hozier未曾明確的說明歌詞涵義,但從目前的採訪看來,Emma不認為歌詞有這方面的意思,我將它解釋為「撼動我、為我舞動」,配合Sergei的人生經歷,應該是種遵循原始的熱情和情緒舞動身軀的感覺。當然這種想法很主觀啦,如果將它視為一首敘述情侶關係的情歌,採用第一個說法也沒什麼問題。
Sergei的成長經歷跟美國網球名將阿格西有點雷同,自小被父母嚴加訓練,年紀輕輕便站上頂點,卻無法處理心中的坎,開始質疑人生意義,迷失方向。他生於烏克蘭南部的小鄉鎮,當地人均所得不高(畢竟前身是社會主義國家),Sergei家人為了給他最好的資源,送他去首都基輔的學校進修,抽籤前往他鄉打工攢錢,爸爸跑到西班牙當園丁、奶奶去了希臘當看護,一家人為了Sergei的未來分崩離析,你可以想像10歲出頭的他肩頭壓力多重,所有人都犧牲自己,期望你成為這個領域的拔尖兒。因此Sergei的無憂童年嘎然而止,開始以芭蕾為中心活著,苦練加上天分,Sergei很快成為烏克蘭數一數二的青年芭蕾舞者。這時,他的媽媽為他申請了芭蕾的頂尖學府——倫敦皇家芭蕾舞學院,本來計畫母子倆一起前往英國就學,卻因為簽證問題,而留Sergei一人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打拼,不會講英文的Sergei每天花別人兩倍的時間練習,希望盡早使家人團聚,卻在幾年後接到父母離異的消息,這時Sergei的內心有一塊崩塌了,雖然成為皇家芭蕾舞團史上最年輕的首席舞者,但一切沒了意義,「我為什麼跳舞?」這個質疑縈繞Sergei心頭,開始把他帶向沉淪,為了填補空虛的吸毒、酗酒、瘋狂跑趴,在表演中隨興而為,輕狂行為加上渾身刺青讓他多了個外號「Bad Boy of Ballet」芭蕾壞男孩。種種脫序行為使舞團對Sergei控管更加嚴格,短短兩年他便離開了皇家芭蕾舞團。他的同學兼摯友曾說過:「當你4、5歲開始學習芭蕾,19歲就達到頂峰,有個機會回顧人生,卻發現除了跳舞你無法做其他事時,是很可悲的。」所有的名聲和驕傲皆繫於舞蹈,這使Sergei對自身感到懷疑和痛苦。
背著黑歷史,他被歐美的舞壇拒於門外,無路可退的他來到俄羅斯從頭開始,在這裡他遇見了具有爸爸角色的人生導師,也是前芭蕾舞者——Igor Zelensky,Sergei重新打出知名度,他出類拔萃的技巧與舞台上的能量贏得票房和掌聲,但過了幾年,沒有被解決的根本問題再次萌現,像個逃不出的輪迴,Sergei又開始質疑人生了,古典芭蕾無法滿足他的欲望,但保守業界接受不了標新立異的動作,而且最最重要的「他到底為何而跳?」我相信Sergei心中對舞蹈的熱情不會是零,但是這個不滅的存在哲學問題依舊困擾著他,因此他決定離開,他決定不跳了。Sergei請朋友為他編了最後一支舞,以Hozier的〈Take Me to Church〉為中心,詮釋自己的人生與心境,做為告別作,沒想到這支影片成了Sergei的轉捩點。直至目前2018年12月,Youtube點閱率已接近2600萬,一夕爆紅使非舞蹈圈子的觀眾(還有Hozier)認識了他,一些邀約也接踵而來,確立了自己的心志,Sergei開始多元發展,他說他不想被定義在單一身分,因此他開始嘗試參演影視作品、開始了新的計畫,融合了芭蕾與現代舞,跳出自己的作品。也和家人和解(爸媽離婚時,Sergei把錯歸咎於媽媽,但其實心裡應該也有點自責。早期他從不邀請家人看他的現場演出),可以說那個壞男長大了、成熟了,以完整的樣子向世人展示美麗。
///
Happy New Year!
祝你們都有好的一年
Happy New Year!
祝你們都有好的一年
<3
回覆刪除謝謝妳用心地描述這首歌的含義。
回覆刪除我很榮幸能夠有機會看到妳的文章。